![]() |
首页 > 来稿「会员・留学生的来稿」
会员・留学生的来稿中国歌曲 “大海啊,故乡”2004年4月19日,在NHK电视台的“中国语会话”节目(讲师 陈淑梅)中,女高音赵菲女士作为嘉宾出演,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指导。那优美的旋律饱含着对母亲、对故乡、对祖国的思念,引人乡愁。这首歌由中国著名作曲家王立平作曲,发表于1985年(昭和60年)。当时作为电影《大海在呼唤》的主题歌而大受欢迎,在中国人人皆知非常有名。 1996年(平成8年)的NHK中国语讲座介绍了这首歌曲,在日本也有很多人熟悉这首歌。 女高音吴越华女士在2005年9月12日出版的《覚えておきたい中国語の歌》(株式会社 中经出版)中也收录了这首曲目。现在更成为我爱唱的歌曲之一,我还将女儿的电子琴伴奏录在磁带上欣赏。 《中文歌词》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:大海就是我故乡。 海边出生,海里成长。 大海啊大海,是我生活的地方, 海风吹,海浪涌,随我漂流四方 大海啊大海,就像妈妈一样, 走遍天涯海角,总在我的身旁。 会员 赤木 力 喜欢长崎
在春意盎然之时,我来到了
日本长崎县。 长崎人民是爱好和平的。因
为深受原子弹之害,长崎县民更加珍惜热爱和平,反对战争。他们每年都在8月9日“原子弹被爆日”举行纪念活动,从小教育孩
子要爱好和平。 …… …… --林丽红 我所遇见的中国人我最初的中国旅行是1998年,作为国际交流事业的一环,访问了长崎的友好城市上海和苏州。 当时,我在上海市少年宫认识了高琪(初中2年级),之后我们开始了书信来往。 2005年,为了寻求旅行实习的成果,我实践了上海、苏州的单人游。 会员 赤木力 一个中国年轻人
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了。 会员 有馬博志 中文讲座
今年夏天正值北京奥运会盛大举行,我每天都睡眠不足地去上班。另一方面,从今年春天起,我报名参加了中文讲座(夜间),一周一次,正努力拼搏着
•••••• 会员 河村正树 中国一人游的回忆•••长江之旅(上三峡)不知是几年前,我意外的得到去中国长期出差的机会。我和同事计划利用暑期休假去三峡旅游。一切都准备妥当了,可是突然 少了同伴成了一人游。而且旅游费用非常昂贵,但是想到机会难得,带着期待和不安的心情,我决意一人出游。以下就是那次旅游的日记•••••• 2001年7月1日 晴 上午11点10分从厦门机场飞往武汉。空中机内餐量正好不多不少。飞抵武汉机场时,好像刚刚下过暴雨的样子。一位姓李
的导游先生来机场接我。虽有他的日文有点口音,但是感觉是个非常干练的人。首先他带我去了武汉市内观光,看了开元寺和黄鹤楼。黄鹤楼实在精彩,虽然和李白
笔下的无论是地点还是建筑的形状都有所不同,但是那庄严的风格让人肃然起敬。我在4楼买了写有李白的诗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”的扇子。作为登楼纪念,画
扇子的画家还在扇子上为我写下了我的名字。虽然260元的价格是贵了点,但是仿佛亲眼目睹了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”的感受是非常难得经验。 我们上了停在码头的“国宾6号”大型客船。当时食堂已经关门了,李导游帮我叫了碗拉面到船舱房间。外面通常5元一碗的 拉面在这里被要了20元的高价。没办法谁叫是特制的呢?和李导游分开后,我一个人回到双人客房,独自喝着啤酒和白酒用了晚餐。当时房间电视里正好播放着 2008年奥运会决定在北京举行的祝贺报道。(写作此刻,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幕了。)为准备第二天的旅程,我早早地休息了。而船当晚就停泊在宜昌了吧。(下 回继续) 会员 吉川雄幸 |